光绪二十九年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样币一枚,K-927/LM-1,“入”两版,日本大阪造币局制模,北洋银元局试铸,泉界习称“户部一两”,是中国近代铸币史上尺寸最大的机制龙银,彼时因清政府陷“圆两之争”,币制悬而未定,最终并未发行,传世仅有少量样币,近代藏家将其与北洋一两、上海壹两并称“三两银”,得以庋藏方可晋阶高端藏家之列;样币模具雕刻极尽精美,钢模初打之下压力十足,外郭极高,内齿锋利,版面光亮如镜,其上文字刚劲挺拔,龙图威武端庄,头角饱满,龙鳞锋刃,经年氧化形成瑰丽包浆,紫蓝灰红色彩缤纷,折射出的艳丽彩光,动人心弦,其完美状态当为高端藏家梦寐以求,弥足珍贵,PCGS SP63
民国二年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伍拾圆流通票加盖改作样票一枚,票面加盖“样本券”及“SPECIMEN”字样并打孔,未发行,存世仅见极少样票,《中国历代货币大系》将其珍罕度列为四颗星;样票不仅品种珍罕,印工精美,直版无折,票面整洁,墨色饱满鲜艳,保存状态几近完美,堪称中国银行纸币顶级珍品,可遇而不可求,九二成新 民国肇始,中国银行委托美国钞票公司设计印制黄帝像兑换券壹圆、伍圆、拾圆三种,加盖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汉口等二十余省地名,于各地陆续发行。翌年再次由美钞公司印制了壹圆、伍圆、贰拾圆、伍拾圆、壹百圆五种面额的兑换券,准备陆续发行流通,但地名减少至广东、山东、福建等少数省市。彼时地方银行滥发纸币之势更甚于清末,堪称中国货币史最为混乱的时期。1914年3月,北洋政府着手整顿币制,筹备发行全国统一货币,黄帝像兑换券旋即停发,其中,贰拾圆、伍拾圆、壹百圆三种高面额票均未正式流通,存世仅有少数样票,是中国近代货币发行史的宝贵实物史料。
清代山东“黄金万两 招财童子至 利市仙官来”五十两开炉吉语锭一枚,重量:1858.6克;此类吉语锭是岁初开炉铸宝时,银炉特别铸造的贺岁镇炉宝银,通常铭文为吉祥语,喻示新岁财运亨通;开炉吉语锭一般不流通,因铸造数量稀少,工艺较普通品更为精美,铭文寓意吉祥,常被商民作为镇宅之宝收藏供奉;山东五十两吉语大宝的铭文还见有“一本万利”、“天官赐福”等,“黄金万两”则最为稀少,一直以来深受藏家追捧;拍品锭型规整,宝面开阔,三方戳记平正清晰,包浆自然,锭体满溢淡彩银光,品相极佳,GBCA AU58
《平安多子》作于1955年,画家当时九十五岁,为其艺术创作最后的巅峰期。晚年的齐白石有“人民艺术家”美誉,精神畅旺,落笔神采自现。 画中鹌鹑取意“平安”,石榴喻“多子”,寓有平安多子的美意。石榴以没骨法写出,阔笔涂抹,赭墨交融,描绘出石榴圆润饱满的形态。斜出的枝叶以墨笔挥就,运笔沉着飞动,叶片向背反侧,枯润相间。最上方的一颗石榴“笑口正开”,以曙红点画出籽粒,灿若珠玑。全幅笔墨恣肆,已入人艺俱老之境。
《牵牛花蚱蜢》作于1946年,采用画家擅长的竖幅构图,叶片以湿润的阔笔铺就,落笔大胆恣肆,由浓至淡交替穿插,丰厚饱满,富有层次变化;花朵或盛放、或含苞,点缀枝头,高低错落,井然有序;底部藤蔓蜿蜒而上,意态自然。画面下方,一只蚱蜢伏于叶底,笔简意足,与向上而生的红花墨叶搭配得宜,生机顿生。 画面左下角的白文印“买丝愿绣绣丝人”为点睛之笔,稳定画面。“绣丝”语出唐李贺《浩歌》:“买丝绣作平原君,有酒惟浇赵州土。”后引申为对人表示崇敬。“愿绣绣丝人”有自夸之意,可见齐白石对自己画艺的肯定。
民国十六年褚玉璞像背双旗四月七日周年纪念银币样币一枚,K-690/LM-962,系天津造币厂为纪念褚玉璞任职直隶省军务督办兼省长一周年所铸,制成数量极少;样币雕刻极尽精美,初铸版模深峻有力,隆雕人像高高凸起,五官立体传神,服饰及冠缨线条凌厉,刻痕刀刀毕现,精美至极;此样币最为难得之处在于,重压之下底版呈类镜面状态,自然氧化形成此类样币罕见之美艳包浆,红蓝晕彩动人心扉,银光璀璨夺目,保存状态无与伦比,堪称民国时期人像币顶级珍品,褚玉璞样币首屈一指之存在,可遇而不可求,PCGS SP64,目前为该公司评级纪录冠军分
康熙一朝国力渐趋强盛,官窑烧造从复苏走向繁荣,为以后雍乾两朝制瓷水平迈向顶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时期精巧秀美的文房用器不仅品类繁多,而且艺术品位不凡,历来备受鉴藏家青睐。 拍品器形小巧圆润,盈手可握,因形状酷似苹果而得名。胎骨致密洁白,釉面光润。口沿饰缠枝莲纹,腹部绘四组团花,分别为牡丹、菊花、茶花、莲花,均花容饱满呈盛放之态,枝叶则卷曲多姿,胫部饰蕉叶。釉里红发色均匀妍丽,与青花弦纹相映成趣。 苹果尊为康熙官窑首创,夙为名品,成书于清末的《陶雅》即称之为“珍玩”。据相关陶瓷史研究成果,此一品种与豇豆红、天蓝釉等文房用器应是在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间烧造,开清宫御瓷文玩之先河。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,受烧成温度和窑内气氛影响较大,故烧造难度极高,明永宣时期臻于成熟,明中期后渐趋衰落。康熙时期景德镇窑业复兴,许多在明代晚期没落的品种重新焕发生机,釉里红即为其一。 异彩纷呈·盛世华章
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银币一枚,Y-65/LM-439,是中国最早以“圆”为币值的流通银币,铸行时间短暂,存世极为稀少;拍品钢模初打,重压之下底版细腻丝滑,镜面感强烈,其上满汉文字峻拔分明,背龙图须发丝缕毕现,鳞片丰润饱满,完好底版无版裂、无戳印,折射出的紫罗兰色彩光,赏心悦目,宛俱样币风范;作为北洋系列流通币最为珍罕的名品,如此保存状态可谓难能可贵,必将受到实力藏家的高度关注,珍罕之至,征集自国内资深藏家,PCGS AU58
元代“至元十四年 扬州 两浙运司盐课”背“元宝”五十两银锭一枚,重量:1890.6克,锭面铭文均为砸戳,正面戳记:“至元十四年月日 扬州 行中书省 两浙运司盐课 和中白银 玖成柒色 银匠沈荣 监销铸官刘珪 销银官王琪 称验银库子□□ 库官孟珪 库官副使刘 银匠沈荣 银匠侯君用 库子徐允中 提领进义 伍拾两 重伍拾两”,背铸阴文“元宝”;拍品系至元十四年(1277),隶属于江淮(扬州)行中书省的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所征收的盐课折银,与2020年北京诚轩秋季拍卖会金银锭专场一枚扬州元宝(成交价86.25万元)及2021年春季拍卖会的另枚扬州元宝(成交价74.75万元)主要铭文信息及形态极为类似,同为元早期江淮地区盐课税银之实物遗存;银锭沿袭宋金形制,锭面宽阔,上下两端呈弧形,中部束腰,四周边缘起郭,线条优美,属元早期官铸税锭典型样貌;元宝正面共有铭文七十余字,基本清晰可辨,内容丰富,其中多个官职名、官员名、银匠名亦多见于其他同类银锭之上,对于元代白银货币史和财税史的研究,具有极高的实物史料价值以及珍贵的货币文物收藏价值;此枚扬州元宝通体包浆自然滞厚,数处包浆剥落处,银光白亮,可见成色一等,整体保存完美,于现存扬州元宝之中当属品相上乘,GBCA MS62
大千画荷,初学八大,受石涛影响更深,他曾谓:“清湘花卉蔬果尤隽永有致,不落白阳、青藤窠臼……先施水墨,后笼浅绛,盖亦山水法也。”他的许多花卉画,特别是画荷,皆运用石涛这种先用水墨,再罩花青、赭石的方法。晚年又将自创的泼墨泼彩运用到画荷,气势豪放,为其绘事一绝。 画中勾勒线条,包括荷花、水草等,流露出很强的毛笔运行之锋颖感,特别是花瓣,先用淡墨勾出带有尖锐笔意的造型,再以浓墨廓尖,上浓下淡,使荷花看起来更有立体感,受石涛技法影响。占据画面主体蓬蓬勃勃的荷叶造型与纷披的用笔,则更倾向于八大。然而,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沧桑,石涛、八大在他笔下,留下的只是门径,精神则全然是大千自己。 此作构图饱满:前景三丛蓬勃的荷叶,以浓墨泼写,几乎占据画面半壁空间,叶片溢出画面,将空间拓展至画外;后景田田荷叶以淡墨写出,迷离朦胧,烘托出前景重墨荷叶的纵横气势。数朵粉荷穿插,中央偏左位置一朵盛开的荷花,掩映在荷叶间;右侧绘含苞、怒放、将残的三朵荷花,与之遥遥呼应,荷花虽情态不一,却顾盼相应,或喻示着花的一生。
拍品与上海博物馆藏清雍正黄地红彩鱼纹盘品种相同(参见《鉴余留珍》,页66至69,图21),而尺寸较小,外壁以米黄色釉为地,釉色匀净莹润,釉上绘矾红三鱼纹,绘画工致细腻,鱼儿似在水中恣意潜游,别有一番意趣。盘内白釉滋润,绘五只红蝠翱翔翩飞,寓意五福降临。全器胎体坚实细腻,釉面莹白光润,抚之如玉,胎釉之纯净与纹饰之生动相得益彰。 雍正米黄地矾红彩存世稀少,所见相似品种仅有数 件米黄地矾红彩龙纹盘(参见《IRON IN THE FIRE: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中国陶瓷展》,编号81)。拍品外壁以米黄釉为地,饰矾红三鱼纹,乃脱胎自宣德矾红三鱼纹高足杯和弘治矾红彩鱼纹盘,此一式样唯雍正一朝烧制,极为珍贵。
1901年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,Y-238/LM-345,四角龙点边须混云无刺版;四川龙银因钢模制作工艺欠精,压印数量巨大,模具旋修旋坏,故后世所见版式众多,且大部分有先天弱打或后天磨损,品相完美无瑕者十分罕见;拍品系钢模初打,版底细腻,字口峭立,蟠龙头角饱满,鳞甲锋刃,不仅先天铸打拔萃超群,后天包浆自然至美,银光斑斓绚丽,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,绝美状态当为川龙爱好者梦寐以求,PCGS MS65,为目前该公司评级纪录冠军分
清代宫廷范制匏器传世甚少,公藏仅见于两岸故宫博物院、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品,私人收藏惟有王世襄旧藏有之。拍品品种与故宫博物院藏清匏制兽面纹圆炉相同,属乾隆时期清宫范制匏器,等级甚高,王世襄旧藏,极为名贵。 匏器造型借鉴商代铜簋,沉稳端庄。腹部八组双勾云头内均饰兽面纹,大小相间,肩上腹下分饰回纹、蚕纹一周,内壁髹漆;器底足内有“乾隆赏玩”四字楷书款。范制工艺精湛,纹饰清晰且高突程度均匀,是乾隆时期匏制器具中的精品。 范制葫芦,是趁葫芦幼小,将其纳入刻有阴纹的木或陶范中,待生长成熟后取出,制成有阳文花纹的器皿。其工艺复杂,又受限于自然条件,失败率极高,故“百不得一”。此法历史悠久,但传世实物以清康熙、乾隆两朝所制最为典雅,纹饰清晰,甚者改变葫芦原生形态制成各类赏玩件、陈设器,巧夺天工,属清代宫廷艺术品中的一支奇葩。 葫芦,又称匏、瓠,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已逾七千年,因其中空且皮质致密被用作容器;又因藤蔓连绵不绝且多籽,春秋时期已被赋予特定文化内涵,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咏:“绵绵瓜瓞,民之初生,自土沮漆。”后世以此祝颂人丁兴旺、子孙昌盛。 天然葫芦中形态、色泽优美者,可制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的赏玩之器,“堂上陈设,案头清供,闺房佩饰,乐器音槽,无不有之”。装饰技法多样、工艺复杂,有范制、勒扎、火画、押花等,不胜枚举,各擅胜场。清嘉道年间金石学家张廷济整理集拓《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》,收录一件勒扎葫芦,绘图并自书题记,足见珍视之情。而范制葫芦工序繁多,又受限于自然条件,成品“百不得一”,最为难得。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